2009年2月14日星期六

[Feb 8] B 會新春行大運 (S3BL420 FB9469)

搭開西鐵出去, 趁九龍南線通車之前去南昌站影番張 K16 改道牌,可惜時間有限只影到呢部。後面果部利蘭車頭放既紙同相中右邊巴士站既紙仔一樣



出青衣機鐵站, 就見到周大福 X KMB



與此同時, 既經典又傳統的「熱狗」- S3BL420 (FB9469) 亦已經到場



上到車揀了最鍾意坐的上層車尾位, 當時右邊已有參加者坐了, 幸好還有左邊位。

正在進站與離站的 251M




離集合時間 20 分鐘後, 行大運之旅於 09:50 開行。首先踏上青衣北岸公路, 經青嶼幹線進入大嶼山。

第一次近距離目睹渣打馬拉松盛事。猶記得 7 年前同一個組織舉辦的九巴 AL1 牛河都在渣打馬拉松舉辦當日, 但當時牛河行程在佐敦開發後便直駛紅隧過海, 而當事所有賽事仍在三號幹線舉辦, 所以當時都沒有親眼目撀過實況。



隨時為力不從心的參加者提供後援的城巴車隊



向位於竹篙灣的迪士尼進發。活動當日的天氣跟濕地公園一樣那麼潮濕。



經過迪士尼巴士總站後 (總站內有一部 R42 富豪 及 R33 都普躉, 冇相) 便匆匆離開, 證明到此一遊只有一張迪士尼旅遊巴車陣相



返回市區的路途使用青馬下層管道。平日除了相當惡劣的天氣外甚少開放的一段路, 平日乘搭東涌線或且機場快線只有絲毫時間望到的一段路, 今次活動可以坐在一部平凡的「熱狗」以緩速窺見全球最長行車鐵路雙用縣索吊橋。



離開青馬下層管道, 再次踏上青衣北岸公路。那個時候周邊的汀九橋、長青隧道來回行車線仍受到馬拉松封路影響, 除了這樣走便沒有更直接的方法。在青衣北岸公路上, 回望汀九橋上的支援部隊:



離開新界西南, 從荃青交匯處轉上荃灣路, 遇上一班改道的九巴西隧快線 960



途經葵涌道後, 當使用通往呈翔道及荔景山路的支路之際, 本以為它會直上呈祥道, 但它期後再透過支路返回葵涌道, 行程確實有點撲朔迷離。不過, 正因為它使用支路付出較多時間, 造就我們捕捉到另一西隧快線 969 的改道相:



輾轉反側, 落到美孚後衝上青山道, 經過已成為懲教署的舊荔廠後, 再次去到呈祥道的入口。紅燈剛剛亮起, 由青衣開始了 50 分鐘的路程, 終於可以抖下一口氣。

踏上充滿彎位及斜路的一段呈祥道及龍翔道, 好不容易才爬到下圖的 Neoplan。



經過一段稍為平坦的龍翔道, 又要向着崎嶇不平的新清水灣道及清水灣道進發...



駛上清水灣道, 一部 29M 正駛離聖若瑟安老院分站:



即將到達新清水與舊清水/飛鵝山道的交界, 遇上對面線一部做完假日旅遊線的城巴 698R 正駛向順利準備做 619:



經過井欄樹, 在一段經典的「V」型清水灣道上, 遇上了兩部分別前往西貢市及黃石碼頭的九巴 92 及 96R:



沿途的主線 92 需要停站, 後方收取旅遊價的 96R 便趕上來, 一直陪着我們到達新西貢公路前的必停站 (打鼓灘新村):



經過必停站後, 繼續駛過清水灣道, 然後使用影業路進入寶寧路, 經過坑口(北) 巴士總站, 再使用昭信路駛入環保大道



環保大道路上, 一瞬間「參觀」九巴將軍澳車廠



使用 70 分鐘的車程, 先西伸一下, 再向東長征一番, 終於抵達第一站將軍澳工業邨:




稍稍逗留不足 10 分鐘, 又要返回車廂



經將軍澳隧道、觀塘繞道、大老山隧道再次進入新界東, 並採用馬鞍山繞道進入泥涌。

曾經是九巴的啟德車廠, 今日已遷出, 未來是發展成郵輪碼頭的新啟德



穿過大老山隧道, 碰巧遇上九巴 89D 拖卡



馬鞍山繞道的終結, 正好看到烏溪沙, 下圖左方就是港鐵馬鞍山線位於烏溪沙的終點站預留伸展部分



短暫逗留泥涌, 好可惜抓不到機會與 299 影張合照留念(到站前及臨走時分別有 1 部, 但顧住自己的坐位, 只好早些少趕上車)



離開空氣較為清新的近郊地區, 再次經過使用量偏低的馬鞍山繞道




行大運的路途向着新界東北進發



一張火車出隧道的相, 勾起昔日九鐵的宣傳語句:「進一步連繫, 多一分親近」



由東鐵沿線走到西鐵沿線, 經過了新界東及北的主要幹線, 直至錦鏽花園才走「下路」前往錦田。



進入錦田市, 看到「花開富貴」的景象, 象徵春天已經來了, 不過要當小心乍暖還寒的日子呢



行大運的第三站便是錦上路鐵路站, 天色還可以



昔日以錦田市作終點站的 51 也搬了過來, 不然也製造不成下圖的一張冷熱「白馬」合照



51、251M 與錦上路站見證了錦田區對外交通的變化




離開錦田市的時候已經係 12:50, 距離行程原定結束時間尚有 40 分鐘。心想取道元朗公路及屯門公路出美孚時間剛剛好, 但結果沒有上元朗公路, 而是行青山公路上屯門公路。繼錦田市之後, 再踏入新界西另一舊區 - 元朗市:



洪水橋遇上對頭一部行走 K75 的 Enviro 200 Dart, 即將抵達洪水橋總站。



大約 13:10 由藍地交匯處駛進屯門公, 差少少就能夠與 12:55 於深圳灣開出的 B3 城巴牛年巴 #8103 相遇, 可惜最終沒有相見。不過, 正所謂一得必有一失, 若是遇上 #8103, 於屯門閣就未必能碰上 66 的「老虎頭」。




由屯門閣開始, 一直去到大欖, 「老虎頭」一直跟尾。



到了大欖長命斜, 我們乘坐的車輛不論載客量還是爬斜能力都不夠那部「老虎頭」, 於是師傅把握時機爬頭...




去到長命斜頂, 它已經距離我們好多個車位, 去到深井就更加拋離成條街,話唔定大欖斜之前師傅已經忍左幾耐。當時汀九橋仍然封閉, 而我們的「熱狗」即將爬過前面的 59X 「超豪」。




輕輕地爬了「超豪」, 又是拍照的時候了...

或許是封路的關係, 呢段屯門公路與上面數幅圖相比, 路面繁忙了不少呢。



下面這張圖顯得「超豪」爬得頗吃力啊!



不過之後我們與這部超豪直至美孚仍保持前、後腳, 而汀九段在269D 後方的 268C Neoplan 去到葵涌道亦追上來。下圖拍攝之際剛好有一列機場快線駛過, 而右邊的工程車正停於仍封閉的西九龍快速公路入口



新界半天遊於 13:38 完滿結束, 只是超時 8 分鐘。




新春行大運的行程總結:


檢視較大的地圖